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30 巴黎】
  
#COP2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30 巴黎】
  
#COP21 巴黎氣候會議開幕,中美政策動態,牽一髮動全球。
  
巴黎氣候會議周一正式展開,全球147國元首共聚一堂,未來12天,也將針對氣候政策、減碳目標、發展基金等共同目標提出新一套《巴黎議定書》。
  
而本次會期中,被認為是斡旋關鍵的兩大要角——美國、中國——兩大國元首的政策動態,也被外界密切關注:
  
對於中國來說,作為目前世界總碳排放量的「榜首國」,其國內超過2/3的能源來自高碳排比的「煤炭」,要如何回應環保、能源、經濟發展、國際壓力四方的角力,也成為習近平與中國的頭號難題。
  
對於美國而言,在任期最後階段,「跛鴨」總統歐巴馬正全力尋求8年任期在國際社會上的「歷史定位」,而《巴黎議定書》也成為自己最好、也最後的政策機會;然而歐巴馬會端回怎樣的協約內容,此刻也在國內受到極大考驗。
  
目前主掌國會多數的共和黨人,已揚言將嚴格檢視協約的內容,甚至不惜杯葛歐巴馬端回家的「黑箱協議」,而在任期的尾聲,歐巴馬能說服國會配合《巴黎議定書》,抑或是不惜掀起憲政訴訟大戰、以總統職權頒布行政命令來通過?
  
各方的目光都在關注著美中兩國的動態。而兩國領袖也特別在開幕會前,另外舉行雙邊會談。只不過能談些什麼?在照本宣科的客套發言外,真正的舞台角力,我們還得等到12月12日會議結束後才能知曉了...。
  
#轉角說:表情是時差、時差啦,絕對不是臭臉沒話好講。
  
(圖/美聯社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